时间:2022/8/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付永刚摄

人民网宝丰8月26日电(张毅力、智泓)走进宝丰县城关镇兰香苑小区,别致清雅的院墙整齐划一,盆景绿化随处可见,墙上张贴的“文明之星”都是身边典型,道路不但重新提质改造,而且还实行了雨污分流。

居民李金聚提起小区的变化,他赞不绝口,连声说:“小区中啊,怪好!”

李金聚说,他是小区的老居民。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属于“三无”小区,小区没有物业公司进驻,卫生没有专人打扫,都是每栋楼居民自己组织找人打扫卫生,每家每月交7元的卫生费。现在每家每月也是交7元的卫生费,但有公司入驻了,卫生有专人定时打扫了,雨天也没有了污水倒灌了。改造前,他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出售自家多平米的房屋,无人无津。可小区改造后,就在前几天,他的邻居和他的面积差不多,房屋卖了30多万元,比改造前多卖了10多万元;现在找他买房的电话也接连不断,但他自己却不卖了,要“养老,自己住”。

兰香苑小区又称龙兴路12院,属于大寺社区,原为城关镇大寺村面粉厂。年由大寺居委会建设成家属院。小区共有住宅楼3栋,住户45家,人口余人,党员15人。年2月,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寺社区组织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和党群议事会。小区改造工作在全体住户的共同参与下,经过35天紧张施工,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包括违建拆除、雨污管网铺设、地面铺油、线路规整、立面整饰、院落绿化、规范停车、墙体文化元素植入等内容。

小区改造的主要特点是在改造中把宝丰千年古县明清风格的城市文化,通过仿古屋檐和仿古外墙漆展现了出来,同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融入了小区中。小区内,画师精心设计,通过画笔把居民喜闻乐见的动物展现在小区墙壁上,增加了小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小区的品位,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成为了宝丰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张名片和网红打卡地。

去年以来,宝丰县针对城镇56个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因区制宜,有效动员,科学实施,探索出了“一建四改五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办法:通过建立一个议事机构,按照“工作法”(一征两议三公开)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小区自己管”的长效机制;通过“四改”,即改燃气、改排污、改立面、改线路,明确小区改造主要项目;采用“五提升”方式,全面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人居环境、外在颜值、文化内涵和居民幸福指数。

“我们采取了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参与的方式,对老旧小区改造。如今,居民切实感受到了改造后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也极大激发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从‘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的状况。”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

宝丰县按照“政府主导、市民参与、单位协同、社会募资”多渠道筹集资金0多万元,已完成了1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改造后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极大激发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的状况。

宝丰城关镇兰香苑社区。线路都是重新规整了,卫生小区没有物业公司进驻,属于三无小区,每栋楼都是自己找个人帮忙打扫。现在统一了。现在每月收7块,以前也是这个价。但现在有固定人员固定时间打扫,下水道经常堵塞,雨天下水道倒灌水,雨污分流,二单元一楼东户,李金聚。70岁了。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该要后叫兰香苑,以前是村办面粉厂。升值了。原来不好卖,现在卖了30多万。兰香苑小区简介

兰香苑小区又称龙兴路12院,属于大寺社区,原为城关镇大寺村面粉厂。年由大寺居委会建设成家属院。小区共有住宅楼3栋,住户45家,人口余人,党员15人。年2月,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寺社区组织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和党群议事会。小区改造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住户的共同参与下,经过35天紧张施工,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包括违建拆除、雨污管网铺设、地面铺油、线路规整、立面整饰、院落绿化、规范停车、墙体文化元素植入等内容。

小区改造的主要特点是在改造中把宝丰千年古县明清风格的城市文化通过仿古屋檐和仿古外墙漆展现了出来,同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融入小区中,还通过画师精心设计,通过画笔把居民喜闻乐见的动物展现在小区墙壁上,增加了小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小区的品位,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成为了宝丰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张名片和网红打卡地

兰香苑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以往卫生脏乱差、管理无秩序的现象已经消失,小区道路得到了维护、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现场“解题”

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行走在小区街道上好似进入了某个江南小镇,清雅中透着美好。

“改造前,我们小区到处是垃圾,污水乱流,现在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小区环境这么美,每次回到小区就感觉非常幸福,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就收工做一些儿童衣服,有些收入,有空儿我也经常到社区组织的国学课堂里学习,传承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小区王大姐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该社区负责人介绍,宝丰县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区,历经几十年变迁,有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管网堵塞,一遇降雨便污水横流;有的私搭乱建,私拉乱扯,安全隐患突出;有的居民组成结构复杂,遗留问题较多,缺少物业管理,长期处于城市管理“盲区”,宝丰县政府热线反映的近三分之一的问题都来自老旧小区。

去年以来,宝丰县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探索出“一建四改五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办法,完善小区基础设施、美化小区人居环境、厚植小区文化内涵成效明显。

他们针对城镇56个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因区制宜,有效动员,科学实施。

被治理过的小区,通过建立一个议事机构按照“工作法”(一征两议三公开)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小区自己管”的长效机制。通过“四改”,即改燃气、改排污、改立面、改线路,明确小区改造主要项目,他们还采用“五提升”方式,全面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人居环境、外在颜值、文化内涵和居民幸福指数。

宝丰县按照“政府主导、市民参与、单位协同、社会募资”多渠道筹集资金0多万元,已完成了1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改造后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极大激发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的状况。

付永刚摄

付永刚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10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