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5/8593378.html 央广网平顶山9月28日消息(记者彭华通讯员柳真真王向丽张军伟)“翠红,我来交工了,这是缠好的管,你赶紧给登记一下,我赶着接孩子呢!”9月27日临近中午,宝丰县闹店镇周营村留守妇女姜乐准时来到曹翠红家交工。 每天临近中午和傍晚时分,曹翠红家的院子里都格外热闹,村里从事假发编织的留守妇女们抱着自己完成的工序接踵而至,争相交工。相同的话语、不同的面孔、忙绿的身影和周围摆放的一筐筐未完工的假发交织在一起。 “外出打工总想念孩子,而且在外面挣的工资除去吃喝开支和房租,一个月也剩不了多少钱;在村里做假发加工,不但能照顾家,钱还净落,两全其美!”姜乐说。 姜乐是周营村假发饰品加工厂的一名编织工人,在厂里已经干了四年。成为“熟手”后,她把机器搬回家中,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顺道去曹翠红家取原料,利用空闲时间给假发缠管;接孩子时再顺道把当天缠好管的假发交到厂里,挣钱、顾家两不误。 今年46岁的曹翠红是周营村有名的“巧媳妇”,她不但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增收致富,还使村里60余名留守妇女不出家门就有工作。 曹翠红接触假发编织还得从村里招商引资来的假发编织厂说起。年通过招商引资,许昌瑞美发艺有限公司在闹店镇周营村设立了假发加工厂,专业生产假发发套。当时作为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心灵手巧的曹翠红很快便掌握了假发发套的编织技巧,迅速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计件工资能拿到余元,按照当时的工资标准,算是打工妹中的“佼佼者”。但好景不长,年假发厂因为布局调整,从村里撤走了,因此曹翠红和在厂里工作的一众姐妹便失了业。想到这么多人空有假发编织的手艺却没有活干,曹翠红便萌生了自己开办假发饰品加工厂的想法,于是她找到了原假发加工厂负责人,决定实行“订单”生产。由许昌瑞美发艺有限公司为曹翠红提供假发原料,而她则负责组织厂里原来的工人完成代加工,将成品上交给公司即可,无需发愁销路。曹翠红便购买了机器、召集起原加工厂里的部分工人在自己家办起了假发饰品加工厂。 十几年的经营中,曹翠红的加工厂的假发种类随市场不断变换,工人始终保持在60余名左右,每月产量都在2万多套以上。现在在加工厂工作的60岁以上的留守妇女就有10人,她们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编织工序的简易程度分别认领不同的工序,利用闲暇时间工作,工资按照计件每月可拿到元—元不等,每名工人每年仅此一项,能增加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为了方便,30余名妇女在熟练后把缠管的机器搬回家中,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里工作,这样居家化生产、订单化销售,真正实现了妇女持家、挣钱“两不误”。 一个巧媳妇,带领一家富;几个巧媳妇,带动全村富。周营村把假发编织做为‘一村一品’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留守妇女用巧手创造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29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