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的梦想在城市,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最终还是在家乡实现了!”5月16日下午4点,送走了中午的最后一拨客人,终于空闲下来的宝丰县观音堂林站石板河村村民卢盼盼向记者谈起回乡几年来的感受。从年少时梦想“走出山沟”,到如今在山村实现梦想,卢盼盼用自己的经历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实践故事。“去繁华的城市追求梦想”今年35岁的卢盼盼是石板河旅游景区二号农家院的老板,也是宝丰县“脱贫之星”。“我为什么叫盼盼,就是全家人都盼着离开穷山沟。”回忆起以前的生活,卢盼盼感慨万千。卢盼盼所在的观音堂林站地处大山深处,曾是省级贫困乡镇,18个行政村中有17个是贫困村。卢盼盼出生的石板河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这里土地贫瘠,种粮全是“望天收”;人和牲口吃水,要走几公里山路到山下去担。十几岁时,卢盼盼还没有扁担高,就得挑着两个水桶每天往返数趟担水,稚嫩的肩膀磨出了茧子。在年幼的卢盼盼心里,暗暗规划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定要走出大山,去繁华的城市追求梦想!“村里变化这么大”18岁时,卢盼盼毅然走出大山来到北京。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和不错的厨艺,他从小伙计干到帮厨,再到主厨,还娶了妻子、生了孩子,慢慢在大城市稳定下来。年5月,卢盼盼一家平静的生活被一通电话改变了。给卢盼盼打电话的是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白大良。白大良在电话中告诉卢盼盼:“现在家乡正在发展旅游业,游客也越来越多,村里缺少像样的饭店,回来干餐饮前景不错。”在穷山沟里搞旅游,这让卢盼盼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耐不住白大良的“软磨硬泡”,卢盼盼决定自己回去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几年时间,村里变化这么大。”看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卢盼盼有种陌生感。近年来,为了实现整村脱贫,石板河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修复了古建筑,建成了花海景观、汝瓷体验馆等项目,并依地势建设了登山步道、玻璃栈道和垂钓中心等。随着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对餐饮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回来真对了”在林站和村里的鼓励帮助下,卢盼盼决定利用自己的手艺,回村开一家农家乐。对此,他的妻子顾虑重重:“我们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现在再回去?回去后孩子上学怎么办?生意能不能赚钱?”为了打消妻子的顾虑,卢盼盼决定带着妻子再次回村细致考察。看到村里修通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寄宿学校、标准化卫生室,还通了公交车;优美的风景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村里“跟城市一样热闹”,卢盼盼妻子的顾虑打消了。让卢盼盼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多时一天接待几十桌客人,收入能有七八千元。“以前虽然在大城市,可是除去吃喝花销和房租,一年到头也落不了多少钱。”说起从城市回来之后的致富经历,卢盼盼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来第二年我们就买了小轿车,现在一年收入一二十万元,回来真对了!”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家乡实现梦想,该县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基础,充分发挥各乡镇、村的区位优势,资源特点,产业特色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10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鲜明的乡镇,82个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村。“城市梦,其实就是脱贫梦、创业梦、致富梦。”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本报记者巫鹏)本文来源:平顶山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65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