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近日,中国文明网发布年10月“中国好人榜”,其中宝丰县王世杰入选此榜中的“助人为乐好人”。王世杰是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董事长。他白手起家,创办出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他富不忘本,先后投入2.56亿元,带动39个贫困村、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他创造的扶贫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企业精准扶贫综合50佳案例”,他本人也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从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到“商业骄子”今年50岁的王世杰出生在宝丰县张八桥镇一个偏远的小村,村庄地处丘陵地带,庄稼收成不好,加上兄弟姐妹多,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年,21岁的王世杰在县城经营起了一家农机门市部。由于为人热情,经营诚信,他很快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年,有一家名叫宝丰县康龙养殖公司的集体猪场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王世杰大胆接手,仅用5年时间,生猪年出栏从1万头增长到10万头,员工工资从每月多元增长到多元。此外,还带动发展20多个养殖专业村。现在,康龙公司已成为一家资产总值3.8亿元、年销售收入6.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打造“竖立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致富思源,王世杰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程。他创造的产业扶贫“康龙模式”,入选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这个模式简而言之,即“百亩田、千头猪、生态示范方”,就是在亩地里,利用2至3亩地建设猪舍,猪粪等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用于农作物种植,从而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目前,康龙公司通过这一做法,带动贫困户0余户,每年每户可分红近0元。此外,王世杰还创造了“特色林果+贫困户”“订单农业+贫困户”等模式,并开展“村企合作”,累计给26个贫困村分红万元。“康龙模式”被省扶贫办誉为“竖立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据统计,截至年年底,王世杰累计投入2.56亿元,有效带动39个贫困村、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小时候贫困的生活经历,让王世杰十分注重扶危济困。多年来,他参与过援建村企道路、饮水工程、文化场所等公益设施,开展过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活动。年至今,他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共捐款万元。相对于扶贫济困的“大方”,王世杰对自己却很“小气”。他滴酒不沾,不讲排场,不讲吃穿,身上的衣服、鞋子都很普通。至今,他还坐着一辆开了多年的二手车。他说:“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唯有去过远方,才懂父母情长;唯有扎根泥土,才可饱满金黄;唯有不忘出身,才会活得敞亮。”王世杰说,自己也要像诗歌中的麦子那样,扎根泥土,用丰收的喜悦,回报脚下的这片土地。编辑:王超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7065.html |